微软称霸网络胜算几何?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的惊世一问,如今对于雅虎而言,是再现实不过。
2008年初,微软宣布已经向雅虎董事会提交收购报价,交易总价值约为446亿美元。这一出价高出了雅虎当时股价的62%。谷歌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戴维·多姆德随后在谷歌官方博客中称,微软图谋将其对计算机软件的垄断地位延伸至互联网领域。
的确,微软的大手笔,表明了它向互联网转型的决心,暗含对抗谷歌的权谋,亦透露出其控制数字生活方式的野心。
微软称霸网络胜算几何?
两个多月来,雅虎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446亿美元!当微软在2月1日报出洽购雅虎的价格时,全世界都睁大了眼睛。
而后,一出也许可以取名为“雅虎倒计时”的大戏华丽上演。看客们有说微软蛮横强买的,有说雅虎坐地起价的,也有的说谷歌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而美国媒体给出了如下评价:这是一次显而易见、精妙绝伦、攻击凶猛、防守严密的并购战。
尽管目前收购还处在僵持状态,但路透社的调查结果显示,8名研究微软股票的分析师全部认为微软将成功并购雅虎。而在15名研究雅虎股票的分析师中,也有14名看好这笔交易。
微软期待利剑在手
每个高手都希望有一件趁手的兵器。而雅虎正是微软看中的“倚天剑”。
信息产业发展到互联网时代,微软可以说居功至伟,也因此成为赢家之一。但微软似乎没有更多享受到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好处。作为不可一世的软件帝国,微软在经营互联网市场方面却是新手。资料显示,整个2007年,谷歌的网络业务年收入递增了50%,而微软不仅没有增长,还出现了高达5.1亿美元的亏损。
正因如此,微软敲定了“双S”(Soft+Service)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将其主要软件业务互联网化。然而,这个新战略的推进却遭遇到谷歌的强大阻力。
谷歌的最大冲击力在于其对微软商业模式的无情颠覆。有业内人士认为,微软销售软件的模式,较之谷歌免费提供软件赚广告的模式来讲已经过时。不仅如此,谷歌正将免费软件的触角从有线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扩展,2007年开放的手机系统软件就让微软胆寒。更致命的是,谷歌的收入来源并不靠软件本身,而是基于软件应用所获得的网络广告,而微软一旦没有了软件的收益,将无法继续生存。
面对新秀谷歌咄咄逼人的“屠龙刀”,微软需要一柄利剑。而雅虎正是不二之选。可以说,收购雅虎对微软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是可以通过雅虎获得和掌握在线广告三分之一的天下,虽然与Google仍有距离,但却让微软站到了非常有竞争力的位置上;二是合并雅虎后,微软将在电子邮件和财经新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可借雅虎在互联网领域形成一个平台,以蚕食更大的市场份额;三是为微软引入互联网文化基因。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微软携技术、资金优势却无所作为,这与微软在企业文化上的不适应有关。要实施文化变革,使微软互联网化,引入雅虎这样的网络公司不失为一种选择。
不仅如此,据微软内部员工透露,2007年12月中旬,在微软向雅虎公司发出收购要约的前几周,微软的几位高管曾深入中国、韩国和日本,研究这些国家的互联网市场,并且得出重要结论:要在亚洲良性发展,任何外来公司都需要与在竞争中占优势的当地互联网公司合作。恰恰,雅虎近年来通过投资三家最热门的互联网公司(雅虎日本、韩国的GMarket Inc以及中国的阿里巴巴)而在亚洲抢占了有利地形。收购雅虎无疑会让微软对亚洲市场更加“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