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试水互联网电视 开辟新蓝海面临四大挑战

在“内外夹击”的严峻形势下,TCL进军互联网电视能否成功,关键因素还在于国内消费者消费习惯能否适应改变、英特尔支撑力度能有多大,以及能否应对来自政策性体制的挑战

-特约撰稿吴勇毅

虽然微软“维纳斯计划”、盛大“盒子计划”相继搁浅,但仍有大企业欲觊觎数字家庭这一江山。11日,英特尔和TCL这两家IT业界大佬宣布双方将携手开发下一代互联网电视,合力推动互联网与电视的融合。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也将与产业伙伴密切合作,加快具备互联网连接功能电子产品的普及。

据悉,双方未来推出的互联网电视新产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可以直接上网的电视,而对于目前不能上网的电视则可能会推出一个类似机顶盒一样的产品。

TCL转型,欲求新蓝海
时下国内彩电市场日趋饱和,进入红海时代,而平板电视在经过这几年近400%的增长之后,未来走势将趋缓,前景难以预估,因此国内彩电企业必须转型以应对未来的发展。TCL老总李东生表示“在目前的经济情况下,TCL正在寻找增长点,而互联网电视很可能催生家电行业新的商业模式,是推动市场增长可以期待的力量。”

近几年,TCL一直致力研究互联网智能消费电子和智能家居领域的技术,试图走在其它竞争对手前面。2003年TCL与英特尔成立3C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发基于3C融合的新技术产品;2005年,创建基于研发下一代互联网CE应用产品的TCL工业研究院,先后推出了两代基于互联网娱乐的机顶盒产品;2008年10月,成立互联网智能消费电子产学研创新联盟。

实际上,信息共享、网络互联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生存模式,而承载这些媒体的平台正逐渐由承载海量信息的PC向TV过渡,完善IPTV功能可将电视媒体催生成为“家庭娱乐媒体中心”。目前不少IT厂商都认为中国网络电视的市场增长机会很大,前景广阔。作为新兴产业,IPTV(网络电视)为专业机构看好。据赛迪顾问机构预测,随着IPTV业务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未来5年中国IPTV将步入高速成长期,将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逐渐接受IPTV这一业务,到2012年,网络电视用户可望达到3500万。

因此,这种具备双向互动功能的消费电子是今后TCL的发展方向,也是李东生应对金融危机、寻找利润新增长点之举措,可谓捷足先登、抢占商机。TCL以“网络化”为方向进行突围,必将在国内彩电业掀起新一轮网络化大战,也为彩电业产业升级、革新再造指明一个新的方向。

TCL网络电视挑战仍不少
然而看似前景无限的互联网电视,多年来历经微软、盛大等一些先驱企业无功而返之后,TCL能否携英特尔之勇改写历史创造辉煌?

其实,TCL进入互联网电视之路并不平坦。TCL早在2001年就从HiD电视开始,谋求在互联网电视上有所作为,然而效果并不如意,有点“雷声大雨点小”。此番借英特尔新推出的媒体处理器CE 3100,希望推倒重来再上一层楼。

但TCL进军互联网电视能否成功,并带领国内彩电业顺利转型突围,以下几点是关键:

一是消费者消费习惯能否适应改变。TCL网络化彩电倡导的消费方式是家庭一键式的“客厅文化”,但对于中国家庭而言,真的喜欢把在客厅里提供共性娱乐的电视赋予如此多的个性化选择?电视明显具“公共”特性,而今通过电视将消费者上网习惯从私密的电脑书房引导到半公开的客厅,消费者能真正适应吗?这都需要较长时间的使用习惯培养,这对于包括TCL在内的国内彩电业而言,显然需要大笔的市场推广费用,并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二是面临“内外夹击”的严峻考验。一方面,国内IT厂商也开始向家电领域进军,发展信息家电,如联想推出“蓝色家电”系列,就集PC、电视、录音等多功能于一体;另一方面,实力更为雄厚的国外家电生产厂商也纷纷进军“数字家电”领域,其中,不乏索尼、康柏等国际巨头。另外,善于跟风模仿的国内彩电企业也很快会在互联网电视上搅起一阵“混水”,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此种情况下,TCL要努力避免“先行”变“先烈”之变数。

三是英特尔支撑力度能有多大。目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英特尔是否仅“单恋”TCL,如果以后仍会和其它家电企业“牵手”,TCL网络电视前景就会不明朗些。显然,今后TCL进军互联网成功几率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英特尔想在彩电业“试水”多深。

四是互联网电视仍有可能遭遇政策性体制的挑战。互联网络电视发展的一个障碍可能会遭到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例如地方电视运营商。毕竟从互联网看电视,要分流一批原有观众的眼球,从而减少运营商的广告收入。易观国际分析师认为,互联网电视的普及对电信运营商是利多,而对于广电运营商则较为复杂。再者,互联网与电视的“婆家”不同,各属工信部和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如整合不好,网络电视的生存环境将较尴尬,也可能会对互联网电视的发展造成“扯皮”等影响,时间一久,就对进军互联网电视的彩电企业不利。